生鮮電商從誕生,再到成熟,出現了很多種經營模式,目前比較常見的就是前置倉和到店到家服務。在了解前置倉的運營模式前,我們首先來了解下什么是前置倉模式 ?
什么是前置倉模式?
前置倉模式是一種倉配模式。前置倉是指靠近消費者的小型倉儲單位,通常位于消費者集中的社區附近。其運作模式為:冷鏈物流提前將產品從總部的中心倉庫交付到前置倉,客戶下單后,直接從前置倉完成上門配送。
前置倉模式的運營邏輯
前置倉的市場定位是大型超市和便利店之間的市場空白。試圖實現品類更齊全、配送更快捷的消費需求,是便利店和大型超市的競爭對手。建立前置倉模型的基本邏輯是便利店品類少,大型超市的購物時間過長(生活節奏太快)。消費者期望“即快又好”,前置倉的經營目標是實現消費者在時間成本和商品價格之中的最好結合點。這也是新零售的理念。
目前,超市在品質上沒有明顯優勢,因此以優質產品(特別是新鮮產品)為重點的前置倉模式是主流模式。年輕一代消費者對食品的本質,即渠道便利化和內容質量有著更加簡潔的需求。生鮮電商將兩頭連接的功能凸顯出來——高品質生鮮的生產者和愿意線上化的消費者。
對于新零售的用戶來說,體驗是核心競爭力。因此,讓消費者體驗實惠的價格和便利的購買是商業模式成功的關鍵。這一關鍵也使得新零售的商業化陷入了一個巨大的困境,即企業必須實施“利潤讓步”來維持消費者的忠誠度,但消費者的滿意度是沒有限制的。
雖然前置倉被稱為“倉庫”,但本質上它不是倉庫,而是一個商店,需要一個更高層次的配送中心。此外,快速配送要求倉庫中的主要品類是生鮮。為了保持價格優勢,必須實現直接采購,而直接采購需要建立完整的供應鏈體系,這就對運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過了解前置倉模式的特點,我們也了解了前置倉模式運營的要求和系統建設。只有外部有資金支持,內部有運營能力,前置倉模式才能成為生鮮電商的一個出路。
